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因為大型公共建筑其本身就具有很多特殊性,所以它很難和傳統文化之間相互聯系起來。本文對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傳統文化做出了初步探索,完善了我國對于傳統元素利用以及大型公共建筑設計的理論體系,希望可以為傳統文化的大型公共建筑設計提供指導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大型公共建筑,設計,運用
一、大型公共建筑和傳統文化的概述
之所以稱之為“傳統文化”,首先從時間上講,它就是過去式的文化,也就是在漫展的歷史歲月中通過點滴創造、發展、積累起來的文化。我們現如今所擁有的這些輝煌成就,都是從那個時候積累發展起來的。其次,現在的“傳統”文化就是文化的正在進行式和現在式,換句話說,就是從古代過去一直延續至今的文化。那些從過去一直流傳至今的,還在繼續使用的文化,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傳統文化”。對于傳統文化而言,它并不是一種落后的文化,它是人類在創造活動中所慢慢保存下來的,它是所有文化中的精華。我國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對全世界人類的杰出貢獻,極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各種精彩的文學藝術,充滿著智慧的宗教、完善的道德理論,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國的文化基本內容。我國的這些傳統文化是先輩們不斷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過去長期處于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我國的這些傳統文化都是歷史的結晶,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不能把它陳列在博物館中只供人們觀賞,而是應該繼續把他發揚光大和再創新。
建筑在整個歷史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造就了人類悠久的傳統文化底蘊,為人類積淀了豐富的文明以及智慧,它向人們展示了文明社會的脈絡,反映出了人們所屬地區的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同時,建筑也是人類歷史、藝術乃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始終和文化領域保持著密切聯系。如果一旦形成了文化差異,那么就有相對的獨立性,而且會制約可觀的社會物質以及發展,這就是世界各國文化中,依然存在很強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點的原因。
對于建筑的設計創作而言,民族性、地域性是最主要的兩個問題,假如對這兩個觀念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那么就不可能將其很好的利用,就會很難創作或設計出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的作品。地域性以及民族性形成的根本原因,還是要取決于地理環境,在過去原始生產能力較為低下的情況中,地理因素對人類的活動具有十分嚴重的影響,有些甚至起到了完全隔離的作用,地域和地域之間的人們,缺乏信息交流,所以就逐漸形成了不同民族以及文化藝術的形式差異。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會有什么樣的語言,當有了不同的語言之后,文化藝術形態就構成了文化藝術的信息,因此人們通常會把建筑和語言體系相互結合、相互聯系,通過這種方式看出民族的文化。現如今,社會和文化正在不斷被同化,因全球化腳步的不斷加快,吞沒了文化之間的各個差異與世界上的多元性,同時還忽視了文化的傳統性。因此,必須要強調民族性與地域性,才可以使建筑文化多元性,免遭枯燥乏味的功利主義和仿古潮的濫用。
二、傳統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運用
對于現在的公共大型建筑設計而言,其中包括了很多基本要素,例如:建筑材料、結構形式、結構細部、外部造型等等。本文根據實例,發現在這些所有的設計要素中,建筑結構、建筑形式、建筑空間以及外部造型在大型公共建筑中運用的最為廣泛。
站在現在我國的大型公共建筑設計角度上講,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很有可能對公共建筑的整體效果產生影響。對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建筑外部造型是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建筑空間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在里面的感受;整個建筑結構的形式以及空間對人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建筑結構細部的完善而言,它是整個設計概念表達的一個關鍵。所以,在設計大型公共建筑中,設計師們必須要把這些要素充分考慮進去,只有這樣,才可以設計出讓人們能夠引起共鳴的作品。
(一)大型公共建筑結構的外部造型
從造型上講,它可以分成狹義造型以及廣義造型兩種。其中的廣義造型指的是所有可感形象的造型,它可以是一種具有聽覺性的、視覺性的,甚至可以是以視聽為媒介的想象形象。狹義造型指的則是所有以視覺感知為形象的造型,其他無造型的東西只能存在于抽象的想象空間當中。所謂的造型實際上是指狹義的造型,就是把不同的點、面、線和各種材質等造型要素相互組合,形成的一個整體形象。
大型公共建筑的外部造型實際上是建筑結構和內部空間的外在反映,它同時也是最能夠表達出建筑思想以及建筑特色的設計要素之一。因為大型公共建筑的內部空間都比較大,存在著巨大的體量,它的外部造型更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外部造型是大型公共建筑表達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設計元素。對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它的主要設計元素包括了機理、色彩、形體、方向、位置以及尺度等等。在這些要素里,可以和傳統文化發生聯系的要素有尺度、色彩以及形體等。
(二)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空間
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間分成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兩部分,本文主要是以大型建筑的內部空間為主。大型公共建筑的內部空間是其本質的所在,與此同時,它也是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對大型公共建筑的內部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師門應該著重注意建筑內部的空間形狀、空間界面、空間尺度以及色彩和光影等各種因素。在這些因素中,建筑內部的空間界面、尺度以及形狀都將被重點考慮在空間設計中,這樣才可以表達出傳統文化的主要因素。
(三)大型建筑的結構模式
對于現在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它的結構形式影響顯得尤為巨大。它的結構形式通常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的內部空間、體積以及外部造型。建筑中,不一樣的結構形式會產生出不一樣的內部空間形態以及外部形體。迄今為止,大型公共建筑的結構主要包括了:鋼架結構、殼體結構、網架結構、懸索結構、拱結構等。如果要按照形態來對其進行分類,這些基本結構就分成了:曲線結構、直曲線結構、直線結構三種形式。其中,直線結構包括了框架結構以及平面桁架、網架結構等等;曲線包括了弦桁架結構、膜結構、網殼結構以及殼體結構;直線結構形式則是將直線面以及曲線結構面混合使用而成,這樣做便豐富了大型建筑的機構形態。
三、大型建筑的細部設計
大型公共建筑的細部設計有很多定義和不同的解釋。根據之前的資料來看,建筑結構的細部設計是建筑設計過程中,對獨立功能進行加工的一個過程,它對于整個大型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大型公共建筑這種具有高技術而且蘊含較大體量的建筑設計而言,建筑結構的細部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了。一個好的建筑結構細部設計可以充分表達出設計理念以及技術特征。
對于大型公共建筑結構細部分類而言,還存在著很多不同的看法。根據所處的部位,可以把它分成建筑細部、形態性聯接建筑細部以及結構性建筑細部等等。如果按照結構細部又可以分成構造性建筑結構以及裝飾建筑結構兩種,這兩種分類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
四、結語
在傳統的建筑中,我們可以看到和大型公共建筑設計產生關系的建筑文化元素。在當今所有的大型公共建筑外部造型中,建筑的形體以及屋頂的設計方式都非常具有獨特的造型特點。我國傳統的建筑則具有流動性以及模糊性等特點。在整個大型公共建筑結構細部的處理過程中,中國建筑一定要體現出模數化以及可重復化的特征。
參考文獻:
[1]路國霞.傳統文化在大型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1,(3):301-303.
[2]薄樂.地域性建筑與傳統文化[J].山西建筑,2012,38(9):11-13.
[3]刁建新.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創新之關聯研究[D].天津大學,2011.45-48.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