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篇(1)
摘要:隨著經濟發(fā)展的增速,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速度也有所加快,隨之而來的還有城市高層建筑火災事件。高層建筑火災事件年發(fā)生數(shù)量也在增多,給社會造成的影響逐步加深。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經濟損失均十分嚴重,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憂患。本文針對高層建筑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措施
建筑消防論文投稿刊物:消防科學與技術主要欄目設置:消防理論研究、規(guī)范研究與信息、建筑防火設計、性能化設計與實踐、滅火指揮與訓練、消防設備研究、滅火系統(tǒng)設計、石油化工防火、工藝防火、電器防火、滅火劑與阻燃材料、消防管理、火災調查與分析、質量監(jiān)督與標準化、專家訪談、學術論壇、國內外科技信息、企業(yè)信息以及討論園地等。
1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1.1蔓延速度快
高層住宅建筑裝飾材料具有易燃性,如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極易蔓延至管道、電器設備、電梯和樓梯。高層建筑中的管道較多,火災發(fā)生后,管道起到煙囪的作用,加快了煙氣和火勢的流速,進而促進火勢蔓延,撲救工作難以順利開展。高層建筑中的管道井、排氣道、電梯和樓梯等位置若不能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則不利于建筑的安全性。
1.2援救難度大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人員疏散難度較大,此時電梯是高層住宅的通行工具。現(xiàn)階段,高層建筑電梯如發(fā)生嚴重火災,則電梯也會隨之停止使用。住戶需要利用樓梯出行,老人和孩子等特殊群體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盡管住宅內單層住戶數(shù)量較少,但是樓層較高,距離較長,危險性較大。火災會伴隨煙霧,而煙霧對人們的疏散視線和身體健康均有不利影響,且煙霧越大,人們的負面情緒越強,不利于群眾的安全逃生[1]。
1.3撲救受限多
消防云梯數(shù)量和高度限制較大,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過程中,消防水槍不能充分發(fā)揮其最大作用,無法實現(xiàn)理想的救火效果。很多高層建筑均設有裙房,而該建筑形式影響了建筑消防工作的效率。再者,高層建筑內部人口密度較大,且高層建筑小區(qū)的汽車保有量較多,部分居民需要將車停在消防通道上,而這極大地阻礙了消防車的正常通行,加大消防難度。
2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存在的問題
2.1高層建筑消防設計規(guī)范性較差
在高層建筑進行工程防火審核時,出現(xiàn)了部分建筑設計人員輕視消防設計的問題,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并沒有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進行嚴格執(zhí)行。有些建筑由于某些原因,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儲水量并沒有達到要求,而有些還缺乏公共通道的消防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也有所缺乏,甚至疏散樓梯的寬度設計也沒有達到要求。這存在的種種問題,都說明消防設計規(guī)范性較差,對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造成了障礙。
2.2高層建筑火勢蔓延較快,滅火存在困難
相對于低層建筑而言,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通風管件和排氣道等都數(shù)量較多且分布較廣。加之高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多易于燃燒且發(fā)煙量大,在發(fā)生火災時會較快擴散煙氣,火勢蔓延較快,給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工作造成困難。而登高存在困難,會降低疏散速度和救援速度,滅火救援存在困難。
2.3建筑裝修存在較多的消防隱患
高層建筑建得越來越高,裝修也逐漸精美,但高層建筑裝修存在的消防隱患也越來越多。從裝修材料大多為易燃可燃物到裝修只顧美觀而忽視消防安全甚至妨礙消防安全,以及占用公共建筑面積導致消防設施難以使用,這些都是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此外,有些裝修人員的素質低下,為節(jié)省成本在未經審批情況下將阻燃物換為可燃物進行裝修,增加了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
3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有效策略
3.1合理利用消防電梯
高層建筑應當設置消防電梯,在火災發(fā)生時保證消防人員可以合理利用消防電梯。需要高層建筑設計時考量到消防電梯可以承受消防人員和器材設備的重量,且要保證消防電梯的轎廂面積足夠大以承載更多的消防人員和器材設備。消防電梯需要保證其與外界的聯(lián)系,安裝天線以保證可以進行手機通話,專用電話用來保證其與消防控制室進行聯(lián)系[2]。
3.2確保走道疏散安全
消防人員在發(fā)生火災后的救援工作中,需要確保走道疏散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都需要進行設置醒目的標志,可以設在接近地面的墻上以供指示與照明。且疏散通道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開放并投入使用,以供用戶對其位置及作用進行熟悉,如此才不會在火災發(fā)生時出現(xiàn)大的慌亂。且在火災發(fā)生時,最好有安全員或保安人員進行有組織的疏散工作,以確保人員疏散工作的有序性。
3.3及時發(fā)現(xiàn)火情,迅速組織撲救
在高層建筑單位,尤其是針對那些高層公共建筑,需要義務消防組織來進行消防排查。這就要求高層建筑具備較好的消防設施,由專職消防管理人員來進行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設施的安裝工作。此外,需要提高內部消防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以便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火情,并迅速組織進行撲救[3]。
3.4消防隊加強滅火作戰(zhàn)計劃的制定及演練
根據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說法,消防員的滅火救援也是如此。由于高層建筑撲火難度較大,消防隊更需對高層建筑的建筑結構、平面布局、消防設施、燃燒物品等情況有所了解,并根據掌握的資料制定出相應的滅火作戰(zhàn)計劃。根據滅火作戰(zhàn)計劃進行演練,并在實戰(zhàn)中進行檢驗及修正。
3.5需保持火場供水不間斷,能夠滿足火場的用水量
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過程中,火場的供水不能間斷,否則會對滅火救援工作造成障礙。在火勢蔓延后,由于建筑周圍的消防水源有所缺乏,故而需要采取耦合供水等方式來保障火場供水,以滿足火場的用水量,如此保障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工作的正常進行。
4高層建筑防火技術措施
4.1防火安全設計應用
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設計當中,主要是針對高層建筑在設計環(huán)節(jié)而采取的防火技術措施研究和應用,并在研究高層建筑結構的同時,實現(xiàn)防火材料、防火區(qū)域的合理布置。一般而言,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設計當中,主要是通過對消防布局平面圖的設計實現(xiàn)建筑內部空間的防火設置。消防布局平面圖包括了對消防安全通道、防火安全間距、消防登高場地以及消防水源等多個項目建設位置的設計和布局;并通過對高層建筑內層空間的研究,提高防火設計應用的保障,減少火災蔓延和傳播的渠道,同時也做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當防火安全設計完成之后,還需要進行實踐確認,改善其中設計不合理之處,保障消防布局設計圖的可行性。
4.2建筑布局設置
建筑布局的設置,包括了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則以及重要設備用房的布局要求等兩方面。在建筑布局原則上要堅持限制原則和有利原則。限制原則指:要盡可能的實現(xiàn)對火災煙氣的蔓延限制,并采取合理布局實現(xiàn)對防火水源、消防通道的保障,規(guī)避一切有礙通行的因素和布局。有利原則指:在建筑布局上,要堅持更為便捷的人員疏散通行和火災救援安全;并結合消防通道的設置和滅火設施的建設提高救災的有利性和效率。
4.3防火分區(qū)設置
在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qū)設計上,包括了對于通風排煙設備、防火間距以及防火空間的設置等,并結合自動的滅火噴淋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火災的初步處理。在通風排煙設備上,需要結合高層建筑的建筑面積等來設定不同面積的防煙分區(qū),并結合劃分耐火等級的方法改變防火分區(qū)面積。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排煙口的設計情況、排煙效果等保障高層建筑的防煙效果。
結束語
高層建筑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主要是體現(xiàn)在高層建筑的疏散逃生和滅火救援上。由于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會對社會帶來難以磨滅的傷害,故而需要加強憂患意識,將火災隱患排除于火災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祥余.高層建筑火災防控與對策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22):220-221.
[2]曹鐘禧.高層建筑的消防滅火與逃生對策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795.
[3]莊麗萌,黃冷雨.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應對策略[J].建筑設計管理,2016,(10):94-96.
篇(2)
摘要:城市化水平的逐漸提高,使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在城市建筑用地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高層建筑的使用逐漸增多,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給排水消防設計是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重要的設計施工項目,需要設計人員把握設計要點,做好設計工作。高層建筑的給排水設計影響著人們居住、辦公環(huán)境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從高層建筑的給排水消防設計內容出發(fā),找到目前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的關鍵技術,希望對設計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
近年來,高層建筑的發(fā)展給建筑設計和技術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給排水消防設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關乎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建筑功能的有效發(fā)揮。雖然在平時給排水消防設計的作用體現(xiàn)不出來,但是一旦發(fā)生火災,高層建筑就必須依賴自身的消防系統(tǒng)進行滅火作業(yè),因此保證給排水消防設計合理有效,保證消防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是加強高層建筑消防能力的有力保障,是對人們生命財產的負責。
排水論文范例:建筑排水管接頭內螺紋抽芯注塑模具設計
一、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內容
(一)給排水設備消防設計在進行給排水設備的消防設計時,需要重視排水管道承受的壓力荷載,在進行給排水管道設計時,要盡量選擇管道壁中相對比較光滑的管道,這樣排水管壁不容易沉積污垢。選擇材質時要盡量選擇導熱系數(shù)比較小、抗腐蝕性比較強的材質,在進行管道布置時注重考慮整個高層建筑的建設布局,保證廚房給水設備等建筑設計不會受到影響。給排水設備的設計要根據建筑本身的結構和需求來確定,這樣會比較符合建筑的具體需求。
(二)生活供水設計高層建筑的生活供水主要包括廚房、衛(wèi)生間器具用水、浴室用水、洗衣機運作等用水,這些生活用水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需要符合國家的標準。高層建筑給水包括冷水和飲用水,冷水主要包括城市自備的水源和自來水,而一些高端的建筑社區(qū)或辦公大樓會安裝獨立的飲用水管,進行一番深度加工和處理后再提供給住戶或商戶。
(三)污水處理設計目前在高層建筑的室內污水管大多采用PVC管材,這種管材的價格相對而言比較低,一般地下管道采用的是鍍鋅鋼管,室外的排水管多使用塑料管。高層建筑污水的排放處理對于建筑的整體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近年來,一些高層建筑的污水處理設施設計不夠完善,設計不合理,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1]。
(四)給水系統(tǒng)消防設計給水系統(tǒng)除了要滿足日常生活用水之外,還要滿足高層建筑的消防需求;所以給水系統(tǒng)的消防設計要滿足以下需求。因為高層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樓層越高救火的難度系數(shù)就越大;想要幫助居民或辦公人員盡快脫離困境就需要加強 建筑中自救方式的設計。除此之外高層建筑還要保證滅火工具配備齊全且種類豐富,不僅要用水作為滅火的重要工具,其他滅火工具也要完整配備;并且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比如建筑高度、層數(shù)、復雜程度,合理設置足夠的消防設施,增加建筑的安全性。
(五)排水系統(tǒng)消防設計排水系統(tǒng)的消防設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在火災被成功撲滅后,要能夠迅速地將滅火所用的水排放掉,減少對建筑主體結構的損害。要把雨水管道納入排水管道的設計中,并設計相應的雨水管道返溢措施。做好消防排水泵的安全保護工作,避免排水進入水泵電機引發(fā)電機短路,導致排水系統(tǒng)難以正常運行。在高層建筑的重點消防區(qū)域設計專用的排水管道,對不同消防分區(qū)的排水進行合理的區(qū)隔,避免排水之間產生相互流通的現(xiàn)象。還要針對上層水滲漏問題進行整體設計,避免出現(xiàn)漏水等不良排水狀況影響建筑的主體,同時加大上層樓和地下室的排水預防工作力度。
二、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設計理念問題
設計人員作為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的直接工作者,其設計理念直接影響著設計效果。但目前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還比較傳統(tǒng),仍舊根據原本一般性建筑的設計習慣來進行高層建筑的給排水消防設計,在適配性上存在著問題,導致消防系統(tǒng)建設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影響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水平也有待提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的相關專業(yè)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需要設計人員開拓設計思維,及時學習補充自身的不足,增強建筑設計的專業(yè)能力。
(二)消火栓問題
由于高層建筑的給排水工程非常繁瑣,設備的正常運行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降低安全隱患,避免系統(tǒng)布置太過復雜,設計人員一般會選用減壓型消火栓,但是如果減壓型消火栓選擇不當,也不會對給排水系統(tǒng)的運作起到推動的作用,還會出現(xiàn)滲水和漏水的情況影響給排水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另外,室內室外的消防設計不同,室外消防的用水量是按照建筑面積和房屋數(shù)量來核算;設計人員一旦計算錯誤,將會導致室外蓄水。在室內的消防設計中,高層建筑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沒有在中間設置分段檢修閥門,一旦發(fā)生損壞,關斷二路閥門進水,會導致出現(xiàn)無水消防源,這不僅違反了設計要求,也會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2]。
(三)自動滅火系統(tǒng)設計問題
自動滅火系統(tǒng)是在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自動噴水澆滅大火的重要消防設施。為了使消防系統(tǒng)能夠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在高層建筑中沒有吊頂?shù)膱鏊舶惭b了直立噴頭,沒有對有吊頂和無吊頂?shù)慕ㄖM行設計的區(qū)分,且設計人員通常只在圖紙上進行了規(guī)劃,沒有實地考察,忽略了實際的施工需求。當?shù)攸c與噴頭的距離太遠時,會出現(xiàn)感應火情遲緩的狀況。而噴頭噴水距離很短,或者是出水量達不到標準、不符合要求時,會導致在發(fā)生火災時不能很好地控制火勢,造成火勢蔓延。而且很多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警鈴設置得不夠醒目、不夠規(guī)范,不容易被值班人員發(fā)現(xiàn),有時發(fā)生火災了自動滅火系統(tǒng)已經啟動,但報警聲還不能被值班人員聽到,會延誤火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重大損失的發(fā)生率。
三、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的關鍵技術
(一)消防供水、排水設計
消防供水和排水設計需要應用消防供水技術與排水技術,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在進行消防供水設計時,要預想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具體情景,進而保證關鍵技術的有效運用。高層建筑火災持續(xù)時間一般為2至3小時,室外的消防用水量約為每秒三十升,室內每秒約為四十升。為了保證充足的消防水量,控制消防水池的安裝數(shù)量,減少消防系統(tǒng)設計的成本,需要設計循環(huán)水泵和導流墻,并在建筑的避難層設置中轉傳輸水箱,每層都要配備一個,每間隔兩層設置變頻加壓供水系統(tǒng),用來緩解給水壓力,確保供水時管道水壓正常而穩(wěn)定。
為了方便日常管理,設計人員要將公用的消防水池設計在較高的樓層,并在建筑群體的中心位置設計加壓泵。為了方便排水,或通過重力實現(xiàn)較高樓層的穩(wěn)定供水,可以將供水箱設置在頂樓;如果高層建筑長期處于氣溫較低的環(huán)境中,需要在屋頂設置消火栓供水環(huán)管道,確保能夠有效供水。
在進行消防排水設計時,要求出排水量與用水量之間的比值,以便進行排水管的設計。如果排水系統(tǒng)的管道與其他管道有交叉,就要將排水管道設置在低于所有管道的最低點,盡量控制在供水管的下方,避免影響水壓。設計人員要給地下室的室內進行地漏和污水泵的積水排出設計,從而保證消防水泵的合理有效安裝,保證良好的排水效果;還需要在消防電梯的位置設計好不高于基坑的排水集水池,使得排水管道預埋在該位置的相應部位就能夠正常排水,要在消防電梯排水泵中設置備用泵,對消防電源進行科學的配置,并在電梯門口應用擋水設施。
(二)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設計
合理設計消防水泵房有利于提升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減小安全隱患。對于高層建筑的消防水泵房設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其一,要選擇安全可靠的設備,保證消防水泵的參數(shù)達到行業(yè)規(guī)定的標準,具備良好的性能,能夠滿足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的需求,同時節(jié)約資源降低損耗。其二,要做到導流墻的優(yōu)化設計,綜合評估導流墻的服務功能,保證其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其三,要加強消防水泵房的電氣系統(tǒng)設計,根據電氣系統(tǒng)設備的大小和形態(tài)進行合理的配置,保證電氣系統(tǒng)能夠正常運行、滿足消防水泵房的需要。其四,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把控水泵的運行,減少水泵的故障,拓寬水泵房的適用范圍。消防水池的儲水量有效容積需要控制在500立方米或以上,一般在高層建筑中需要設置兩個獨立的消防水池,每個水池分別設有出水管和連通管,管徑要符合消防給水需求[3]。在設計時要在吸水管附近設置導流槽,這樣在消防水池的水下降到最低位置時能夠和水泵相連,使水池沒有死角,始終處于消防用水充足的狀態(tài)。
(三)消火栓消防系統(tǒng)設計
在進行消火栓的室內設計安裝、且給水來自室外水管時,需要對室外設置的消火栓進行水泵接合器的對接,最好采用一對一對接的方式;對于室內水管給水的室內消火栓,其使用數(shù)量要參考室外設置消火栓的標準。在設計室內消火栓時采用二次加壓技術,要選用安全系數(shù)達標與揚程符合系統(tǒng)壓力需要的消火栓,把消火栓設置在消防電梯室,保證消火栓設計的合理性。
在進行消火栓設計時必須考慮消防總用水量和消防水頭的壓力,在做高層建筑的水網規(guī)劃時要考慮水管的強度和水壓。采用不分區(qū)式給水方式進行設計時,要將外網進水壓的最小值作為主要參數(shù),根據最高壓實施校核。采用分區(qū)式給水,在外網供水正常且能滿足其他部分建筑的消防需求,并能直接抽水時,低層的所有消火栓可以依靠外網給水,高層要使用水泵輔助抽水,通過加壓管網實現(xiàn)有效供水。
(四)自動滅火系統(tǒng)設計
設計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要保證噴淋頭的位置和數(shù)量設計合理,符合國家和建筑行業(yè)的標準;在噴淋頭安裝完畢后要馬上檢驗噴淋效果,避免設計不當。噴淋頭設計要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和噴淋給水管水損失情況來考慮,對系統(tǒng)中的入水壓力進行科學的調整。根據建筑有無吊頂需要選擇不同的噴淋頭,直立狀噴淋頭只適合無吊頂?shù)慕ㄖTO計人員還應考慮到高層建筑中電力設備和暖氣管道的安全設置問題,將噴淋頭設置在遠離這些設備的方便之地[4]。警鈴不能設置在樓道里,容易影響鈴音的傳播效果;報警閥要與管道相連,要求管道長度在20米或以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的給排水消防設計是為居民和辦公人員提供消防安全保障的關鍵設計,隨著建筑結構復雜性的提高,設計人員要不斷更新設計理念,學習新的設計方法,掌握消防設計的關鍵技術,從而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降低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朱明潔.關于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分析[J].技術論壇,2019(2):416-416.
[2]楊濤,王金濤.對于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的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全文版),2018(2):297-297.
[3]宋建江.關于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的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18(17):57-57.
[4]王斌.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關鍵技術微探[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6(98):72-72.
作者:朱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