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關鍵詞:論文征稿,口腔異味,原因分析
口腔異味,俗稱“口臭”、“口氣”,是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癥狀,由于口腔異味對人的社會及情感交流、精神、心理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并且為精神、心理問題帶來更多的并發癥,世界衛生組織也正在逐漸重視和加強對口臭病的宣傳與防治工作。
筆者擬將在臨床工作中總結的引起口臭的原因簡單的綜述如下,以供大家進一步探討。
1 單純性的口臭
1.1口腔衛生不潔
如早晚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當、刷牙不徹底、飯后不漱口或漱口不力、義齒修復者飯后沒有對義齒進行及時清潔,于是堆積在牙齦緣或義齒內的軟垢和嵌塞于牙間隙或齲洞內的食物細小碎渣(特別是肉食類食物)就會發酵腐敗逐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
1.2飲食因素
1.2.1醫學實驗研究表明,常攝入高蛋白,低糖飲食的人,能使體內脂肪酸分解代謝明顯增強,致使血中一種酸性較強的物質—“酮體”含量增強,“酮體”吟吸一種揮發性物質—“丙酮”能使呼吸道呼出并帶來一種“爛蘋果”的怪氣味,這種情況亦可伴隨饑餓而產生,因為饑餓時脂肪酸分解代謝亦增強,通常發生在早晨,尤其是不吃早餐的人。
1.2.2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經常吃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發生口臭。
1.2.3晚餐吃的過飽或進食肉類油膩食物比重過大或辛辣刺激性調料用量過大,濃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離睡覺時間過短,睡覺時胃中存留著過多食物均可引起口臭。
1.3精神因素與口臭
1.3.1關于口臭與情緒的關系
祖國醫學中早有描述如代《雜病源流悄燭》中說:“虛火郁熱、蘊于胸胃之間則口臭、或勞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為火灼口臭。”其中提到的“郁”和“勞心”指的就是人的情緒狀況。
1.3.2心理壓力過大。
1.4藥物因素與口臭
1.4.1能使唾液分泌減少的藥物。
1.4.2有機農藥中毒或某些金屬中毒引起的口臭。
2 繼發性的口臭
2.1口腔疾病與口臭
2.1.1據臨床統計,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齒等引起的口臭占門診病人的絕大多數。
2.1.2口腔內的腫瘤潰爛或化膿性的炎癥引起口臭。
2.2呼吸系統疾病與口臭
2.2.1老年口鼻異味的患者,大多數是萎縮性鼻炎。
2.2.2肺膿腫患者常伴有腐敗性口臭。
2.3消化系統疾病與口臭
2.3.1消化系統狹窄的疾病。
2.3.2消化道炎癥及腫瘤。
2.3.3長期的便秘,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被吸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脹、食欲減退、易怒等自體中毒癥狀,再者因糞便中有糞臭素、氨氣、硫化氫等物,也可因氣味反流而到口腔發生口臭。
2.4內分泌疾病及口臭
有些處于青春期發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較低時,口腔組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另外,婦女在月經期間出現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唾液分泌減少,有利于厭氧菌生長,而產生口臭。此外,糖尿病的患者,口腔內常有丙酮氣味或爛蘋果氣味。
2.5其他疾病
如肝病等,特別是當腎功能受損時,出現體內毒素蓄積,患者口中呼出一種酸蘋果味,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應高度警惕。
以上綜述不僅對醫生臨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而且在對日常門診及社區的衛生保健知識宣教以及疾病預防控制方面有重要的、實際的指導意義。
梅核氣(中醫術語),為咽部疾病中常見的雜病之一,故在臨床實際診治中筆者常于中醫的辯證施治相結合,則相得益彰,效果甚佳。
3 西醫治療方法
3.1暗示治療法
梅核氣多因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故治療以對因,對癥的心理治療為主。通過耐心、細致的誘導和勸導,轉移其注意力。使其在精神情緒上應盡力做到愉快,解除思想顧慮和精神壓力。樹立樂觀、豁達、寬容的心態,同時應對口腔、咽喉部、頸部給予認真細致的檢查,用時亦長,并告之以消除障礙。
3.2藥物治療
在暗示療法的基礎上,給予安神、解痙、鎮定類藥物。如谷維素、地巴唑、安定等口服,同時咽部涂抹碘甘油。
4 中醫辨證施治
4.1肝氣郁結
多由肝之疏泄失常,肝氣上逆;伴精神抑郁,胸悶不舒,以長出一口氣為快,苔薄,脈弦緩或正常,用《景岳全書》只柴胡疏肝散為宜。
4.2痰凝氣滯
多有七情郁結,脾失健運,濕聚成痰,痰阻氣滯,肺胃宣降失常所致,其癥咽部梗噎,喉中痰多而粘,不宜咯出,時輕時重,易用散結降氣、行氣化痰之法,《金匱要略》的半夏厚樸湯加減。
4.3痰火互結
咽喉為少陰經脈所轄,心勁火甚,往往結聚成痰,心煩、舌赤、苔黃、脈數,應清心火、滌痰涎,以《血證論》甘桔湯加味。
4.4肺熱應虛
多有肺熱傷津、氣失肅降、咽部缺失津液潤澤而起,癥見咽喉發紅、干咳少痰、咽干微痛、煩熱盜汗,用《重樓玉鑰》之養陰清肺湯,潤肺清熱為佳。
4.5沖氣上逆
由沖脈之氣上逆,常與咽喉部所致,其癥常伴頰部發紅,氣喘等,若是沖脈之氣挾氺飲而上,則患者有背涼、冷,但是不熱、苔白、脈沉弦,當以《金匱要略》之桂苓五位甘草湯則甚宜。
3 針灸治療
在西醫跟中醫辨證施治的基礎之上,再配以針刺神門(清池心火以寧心安神)、百會(醒腦定志、鎮定安神)、天突穴則效果尤佳。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