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建設工程的投資力度逐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工程試驗檢測技術也相應地得到了廣泛重視和發展。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可謂意義重大。因此,對建筑材料進行試驗檢測便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國的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亟需采取加以解決。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重要性,并歸納了我國在此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常用的方法及影響因素,最后重點探討了建筑材料試驗檢測應加強的環節。
關鍵詞: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儀器,檢測數據,工程質量
一、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重要性
(一)優化工程材料的選擇
通過試驗檢測,可在眾多同類合格產品中優先選擇綜合費用低的原材料?梢钥茖W地評定建筑用各種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質量好壞。對于任何一種材料均可通過對其規定性能的相關檢驗,評定其產品是否合格。這對于合理地應用材料,提高工程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對于建設地點的砂石、填料等等,可借助試驗檢測這種有效手段,以確定上述材料是否滿足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以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價。
(二)有利于選擇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進行試驗檢測,可以鑒別其可行性、適用性、有效性、先進性,對于推動施工技術進步,提高工程進度和質量等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以優化材料的配合比設計
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方面,多做幾個試配方案,以便有選用控制成本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小的配比的經濟方案。如通過試驗,在滿足設計強度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灰劑量較小的砼、基層配比;在瀝青路面上,選擇用油量相對較小的方案。通過配合比試驗檢測可以選擇合理經濟的材料配合比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
二、目前我國建筑材料試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市場較混亂
中國的檢測機構大都是從實驗室演變而來,主要設立在國內專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及相關的大型企業中。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統計,目前我國的檢測機構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寬,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僅與建筑、建材有關的實驗室就多達4600余家。在這4600余家建材建筑檢驗實驗室中,僅企業實驗室就占據了超過40%的份額;大量的專業檢測公司在狹小的市場份額中搏殺,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市場混亂。
(二)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水平較低
檢測水平低表現在人員素質,程序規范,儀器和數據采集系統更新等方面。人員素質是建筑行業的普遍問題,實際操作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高,無證上崗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檢測程序的規范,包括取樣、成型試件、養護、檢測、數據處理等環節。目前,養護環節往往最容易忽視,有些儀器年久失修,不能與數據采集系統匹配,都需要大量投入資金。數據采集系統要保證數據的實時、準確、公正。然而,有些檢測機構對其不夠重視,系統不夠完善,讀數依賴個人因素,導致數據有偏差。
(三)檢測數據虛假的現象存在
檢測行業的一大問題表現在檢測的試件假、過程假、數據假、結論假。建筑材料的檢測是建立在誠實守信、方法科學、行為公正、數據準確的基礎上。檢測機構要始終保持其第三方獨立性,才能確保數據準確和行為公正。然而現實中,檢測機構由于受到各方面壓力的影響,不少檢測機構存在不按規范操作,數據假,編造數據,借用合格數據或者修改原始數據的現象。
三、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常用的方法及影響因素
(一)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常用的方法
1、外觀檢測
是指直觀的對建材的品種、規格尺寸及相關標志進行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觀缺陷等質量問題。
2、儀器檢測
是指借助試驗設備及儀器對建材的內部組成及化學成分進行質量檢測。
3、無損檢測
是指在不破壞建筑材料樣品的前提下,采用超聲波、射線等技術對建材進行檢測。
(二)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影響因素
1、溫度與濕度的影響
溫度和濕度對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若溫度過高會使材料強度偏高,而溫度過低會使材料的強度偏低。因此,為得到標準的建筑材料性能,在標準規范中對材料養護以及測試時的環境條件都有明確規定,在檢測時必須嚴格遵守。如水泥的強度試驗要求水泥試驗室的溫度控制在20±2 ℃、相對濕度應不低于50%、養護箱溫度為20±1 ℃,相對濕度不低于90%范圍內,成型后試件的養護水溫控制在20±1 ℃范圍內。如果未控制溫度就進行試驗,會造成水泥強度的偏差,溫度偏高水泥強度值偏高,溫度偏低水泥強度值偏低,容易造成試驗結果的誤判。
2、加荷速度的影響
在常溫條件下,若進行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時加荷速度較快,則試件的變形滯后加在其上的荷載,測出的強度值一般就會高于材料的固有強度。相應的,若加荷速度較慢時,檢測所得的數據就會偏小。因此,加荷速度應嚴格按照材料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在規定范圍中取低值。在實際檢測中,檢測人員應掌握正確的加荷速度,即常用建筑材料力學性能試驗加荷速度。
3、試件尺寸及精度
進行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時,試樣應為標準試件,否則,應按標準規范進行處理。如混凝土抗壓強度試塊,在做試塊前應先檢查試模尺寸及形狀,試模相對兩面應平行,平面度公差不超過0.0005dmm(d為邊長),如尺寸和形狀未超出要求,說明該試模合格;若超出要求,說明該試模不合格,其做出的試塊也不能真正反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四、建筑材料試驗檢測應加強的環節
(一)加強建筑材料采購環節的檢測控制
對于建筑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施工前應根據工程合同中對有關建筑材料、設備等物資的供應方式,結合工程進度安排和施工圖預算、工料分析,在調查生產供應情況及交通運輸條件基礎上,審核施工單位提出需用量計劃、加工定貨計劃,以及采購、加工定貨單的品名,規格、型號和數量,并要摸清廠家的信譽、價格等。對于甲供建筑材料在簽訂采購、定貨合同時,要有專業檢驗工程師的協助配合,把好質量關。
(二)加強材料進場環節的檢測控制
按施工計劃的要求,組織好各種材料的進場,按總體平面布置堆放,設立標識,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做好材料防雨工作,防止水泥受潮變質,鋼筋銹蝕等。做好材料的及時檢測工作,檢測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例如:水泥的儲存時間不能過長,一般水泥存放三個月,強度將降低10% ~20% ,存放六個月,強度將降低15%~30%。水泥一般最多存放三個月。
(三)落實建材供應、使用、檢測三方責任
從見證取樣深化到三方確認,就是要緊緊抓住建材供應商,一旦檢測結論產生,就能及時確認各方責任,順利實現不合格產品的清場和對使用單位的警示。使用方,包括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合理使用和見證使用經檢測合格的產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根本。檢測方就是檢測機構,應確保檢測的客觀、公正,真實反映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狀況。這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關鍵。應充分發揮這三類對象的作用,通過明確各方責任,規范各方行為,才能有效遏制檢測工作中的假、亂現象。
(四)加強建筑材料的二次檢驗環節
對于所有建筑原材料和半成品都必須先檢驗后使用,嚴禁將不合格的產品使用在工程上。試驗檢驗工程師要做好進場建筑原材料取樣和送檢的現場監督和驗證工作,包括現場混凝土試塊、砂漿試塊、鋼筋接頭等試件的送檢。進貨驗證由現場檢驗工程師承擔,工地試驗室檢驗工程師配合,加強對所有半成品、成品進場的質量檢測工作。充分發揮檢驗工程師對質量的監控作用,所有進場建筑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必須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并按規范規定取樣作二次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有發現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試件,應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對于鋼筋、水泥、砂石、砌塊、防水卷材等建筑材料在進場后還要取樣進行二次檢驗,對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律退貨。施工單位的所有建筑材料取樣時必須有專業檢驗工程師進行見證并簽字,建筑材料經檢驗合格后才可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必須立即退場。
(五)合理配備試驗檢測人員和設備
首先,根據工程規模確定工地試驗室的數量和中心試驗室的布置。要確保以上設置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以做到跟蹤檢測,及時掌握試驗數據,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
其次,合理的配備試驗檢測人員。配備的技術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且成績合格,為了提高試驗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工程材料試驗檢測人員必須接受全面、系統的工程材料試驗、檢測技術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最后,加強儀器設備的配備與計量。中心試驗室及工地試驗室的所有這些儀器設備都經計量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根據其使用的頻率,隨時進行計量檢定,保證試驗儀器的準確性。
(六)建立和完善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相關制度體系
為了對工程材料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和檢驗評定,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試驗檢測制度。
1、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針對建設項目規模,建立相應等級試驗檢測機構和質量保證體系,對工程材料質量負責。試驗檢測機構業務范圍內的有關規范、規程、標準等技術文件應齊全,試驗檢測應嚴格按有關標準、規程及規范進行。
2、建立健全試驗檢測工作制度
建立各級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和內部工作文件、技術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檢測樣品及抽樣管理制度、質量管理手冊執行情況檢查制度等。要明確試驗檢測的責任人,建立保證檢測工作質量的各種措施及規章制度。在實際工作中,首先應嚴格實行質量自檢,加強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級質量保證體系;其次要增強建設相關各方面的質量意識,分工負責,責任到人,真正落實質量崗位責任制。
3、制定詳細的試驗檢測工作細則
在試驗檢測過程中,完全按照經試驗檢測工作細則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試驗室對各種工程材料到有檢測、有取樣、有試驗報告,并確認試驗檢測合格后才進入下施工現場使用,以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結語
綜上,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與保障,只有把好了材料的質量關,建筑工程的質量才有保障。因此,對于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必須進行檢查、檢測,確保其質量合格,規格型號、性能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每個檢測人員應重視材料檢測工作,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規范的相關規定確定檢測項目,選取適量且具有代表性的建材作為檢測的樣品,并在檢測過程中控制好其相關的影響因素,以確保材料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鄒俊根.建筑材料檢測試驗有關問題的探討[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7.3.
[2]陳松潮.建筑材料檢驗問題的分析[J].科學之友,2011.3.
[3]楊步雷.淺談建筑材料與檢測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2.1.
[4]王凌云.關于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監理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8.5.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