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元雜劇中描寫了諸多女性形象,迥異于中國封建社會中要求嚴格遵循“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的女性,元雜劇中的一些女性已經產生了女性自主意識,不止是對婚戀自由的要求,而且也開始追求人自身的尊嚴和權益。
關鍵詞:元雜劇; 女性自主意識; 婚姻愛情;
Abstract: Described in yuan dynasty many female image, different in China feudal society strictly follow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anCongSiDe", "three cardinal guides extraordinary women" and some of the yuan dynasty women already to have th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more than women are free to love and marriage requirement, and also began to pursue their own dignity and rights of the people.
Key Words: yuan dynasty; Women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Marriage love;
中圖分類號:I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元雜劇在某些優秀劇目中已經體現出了比較進步的思想意識形態,其中,女性意識已經有所體現。關于女性意識,在現代女學者西蒙。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中提到:“….她們要無可置疑地接受其它男人為她們制定的真理和法律,女人的命運是體面的服從。”中國封建社會千百年來女性一直處于男尊女卑的地位,得不到最起碼的個體權益,連婚姻愛情也完全不能自主,更不用說社會地位。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向是講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被禁止,私下悅慕相互往來更是被視為“淫奔無恥之流”。
然而,在元雜劇中諸多愛情劇里,女子的自由戀愛婚姻自主的意識已經逐漸覺醒,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脫離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桎梏,變得明朗化了。如王實甫的傳世佳作《西廂記》、白樸的《墻頭馬上》、鄭德輝的《倩女離魂》這些作品,女主角大多是相國小姐或宦門千金,她們的性情迥異不盡相同,有的矜持深沉溫柔靦腆、有的潑辣大方敢作敢為,但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出對郎才女貌的愛情和自主合理婚姻的向往,而且均以不同方式得以實現。
如相府千金崔鶯鶯在嚴厲不近人情的母親老夫人的“不招白衣女婿”的逼勒下被迫與心上人張生相分離時,幽幽感嘆“但得個并蒂蓮,強似狀元及第”,宦門女子李千金一出場即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對貌才相當美滿可心的婚姻生活的向往,發出了“我若嫁得個風流夫婿,”的由衷感嘆。以及心癡情縈的張倩女在愛情受阻后竟然魂靈出竅,她在追趕進京赴試的王文舉時所說的:“你好是舒心的伯牙,我做了沒路的渾家。你道我為甚么私離繡榻,——待和伊同走天涯。”⑴并且在文舉初時拒絕規勸時頗有勇氣地表白:“你若是似賈誼困在長沙,我敢似孟光般顯賢達。休想我半星兒意差,一分兒抹搭。我情愿舉案齊眉傍書榻,任粗糲淡薄生涯,遮莫戴荊釵,穿布麻。”⑵她們對愛情的渴望已不止于心中思忖,暗遞書箋,而是大膽地付諸于行動上來,崔鶯鶯在紅娘的幫助下與張生幽期密會,李千金大膽私奔意中人,倩女則是魂魄出竅,千里相隨,這些封建閨秀的驚世駭俗的舉動正是女性意識愈發明顯化的標志。比之千百年來閨閣女子忍受封建禮教給她們的無形枷鎖,遵循父母家庭締結的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默默承受不幸的婚姻生活,元雜劇中的女性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其次,在元雜劇中,女性已經開始有意或無意地追求人的起碼權力。在封建社會里,女性毫無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可言。女性不能和男子一樣接受教育,即“女子無才便是德”,既使貴族少女能夠幸運地得到學習的機會,也不可能赴考,更不可能在社會上得到任何職業和參與任何社會活動。除了在婚姻生活中謹遵婦道相夫教子,女性很難得到有關于才能或其它方面的肯定,不因是在愛情婚姻生活中任人擺布毫無自主權,而且在性格上也要做到絕對的溫柔賢淑,對于男子的絕對服從和妥協,忍氣吞聲地承受封建禮教給她們付諸的無形枷鎖。反抗的女子并非絕無僅有,然而卻往往容易被冠上“悍婦“、“不賢”、“有違婦德”的惡名,被眾口昝毀。
然而,元雜劇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已經開始出現對傳統的反撥,不僅限于婚姻生活的自主選擇權,而且是對自身要求和尊嚴的追求。
在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中,竇娥這個善良堅貞的女子一直是忍辱負重地背負封建社會對自己無情的壓榨,可當她被押上法場含冤受刑時,一向柔順的心靈也爆發出了史無先例的最強音:“[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無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⑶一反往日的逆來順受地強自咽下生活中的苦果,竇娥已經意識到造成自己悲慘命運的是顛倒黑白的世情和昏憒不明的統治階層,并對此進行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反抗,她不僅呼天搶地斥責當道,而且也使楚州大旱三年,以彰現了自己的冤情。最后也借助父親竇天章之手懲治惡人洗刷了自己的清白。竇娥的堅貞反抗是一種石破天驚的強音。
除此之外,關漢卿的更一部戲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中的趙盼兒是一個很具個性特色的女性,風塵女子的身份和久經世事的經驗使她形成了機智、干練、爽朗的性格,她遠比未經世事單純幼稚的宋引章要成熟睿智的多,而且目光也更要深遠透徹的多,能夠預先料知宋引章后來的處境,一針見血地看穿周舍之為人,能夠具備這樣的深謀遠慮和真知卓見是尤其難得的。趙盼兒是帶有比較先進的女性意識的,她并非不渴望稱心如意的伴侶和幸福美滿的婚姻,但“姻緣薄全憑你和我,誰不待揀個稱意的?他每都揀來揀去百千回,待嫁一個老實的,又怕盡世兒難成對;待嫁一個聰俊的,又怕半路里輕拋棄。”⑷因此難以遇合。但比之前代女子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趙盼兒的思想已經有了一個突破,“[天下樂]我想這先嫁的還不曾過幾日,早折的容也波儀瘦似鬼。只教你難分說,難告訴,空淚垂。我看了些覓前程俏女娘,見了些鐵心腸男子輩,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頹。”如果不遇伊人就寧缺勿濫,趙盼兒敏銳的頭腦能夠清醒地洞穿世情,她內心渴望卻對現實失望,然而也并不失于樂觀。
從這個女性的言行以及與浮浪子弟周舍的斗智斡旋中可以看到女性意識的閃光點。盡管她只是一個風塵女子,然而從其身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女性在逐漸擺脫依附男子和婚姻家庭的傳統意識,而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思想意識。
石君寶的《魯大夫秋胡戲妻》中的女主人公羅梅英身上也體現出了這種特色,梅英的不慕金錢不畏強權,善待婆母勤勞堅貞正是傳統婦女的美德,然而她又不完全等同于傳統女性,在得知桑林之中調戲自己的無賴官員正是日思夜想期盼已久的丈夫時,梅英的憤怒恥辱可見一斑。她毅然向這個深為鄙薄為人的丈夫索要休書一刀兩斷,盡管秋胡已經給當官為宦而且給她帶來了鳳冠霞披,可梅英還是不恥其為人而要求離開。其志向氣節讓人深佩,在梅英身上已經出現追求自身的人格獨立和看重個人尊嚴的傾向,后來的喜劇性結尾,梅英礙于婆母不得以與秋胡重聚,然而卻說出一番頗有意趣的言語,“[鴛鴦煞]若不為慈親年老誰供養,爭些個夫妻恩斷無承望。從今后卸下荊釵,改換梳妝。暢道百歲榮華,兩人共享。非是我假乖張,做出這喬模樣;也則要整頓我妻綱;不比那秦氏羅敷,單說得他一會兒夫婿的謊。”⑸從來只是“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然而一個封建時代的普通平凡的勞動婦女羅梅英卻鏗鏘有力地宣稱要“整頓我妻綱”,可謂有膽有識不同凡響。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看到,元雜劇中的一些女性已經由“夫唱婦隨”的家庭角色和毫無原則妥協的狀態下掙脫出來,自己的獨立自主、自尊自強的精神狀、意識形態越發明顯,她們同時也開始崇尚一種夫妻平等的婚姻生活。
參考文獻:
[1]顧學頡,《元人雜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2]季國平,《元雜劇發展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