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腫瘤基礎與臨床》發表的一篇醫學論文,雜志,是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河南省抗癌協會、鄭州大學、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腫瘤專業學術性期刊。本刊為中國抗癌協會系列雜志,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于1988年6月試刊,正式創刊于1990年1月,原刊名《河南腫瘤學雜志》,2006年第1期起變更為現刊名。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態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方法。方法:選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一般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心理干預護理手段。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理評估情況,以及疾病恢復情況。結果:患者在治療后的心理情況評估均有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的評分明顯較對照組患者要低,在隨訪的6個月內,對照組患者的潰瘍復發率為21%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3%(P<0.01)。結論:消化性潰瘍患者采取心理干預護理手段能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幫助疾病的痊愈降低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有一定的臨床作用。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心理社會狀態; 護理
消化性潰瘍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常見病之一。本文主要是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態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方法。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潰瘍患者共175例,所有患者均經過胃鏡確診為消化性潰瘍。患者年齡在36歲到54歲之間,其中男性患者共84例,女性患者共91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100例患者,對照組有75例患者。兩者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類型和心理評估指數均無統計學上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治療前均要求患者做一份焦慮自評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開展關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包括給予患者中和胃酸藥、抑制胃酸分泌藥以及抗幽門螺旋桿菌藥,治療患者的消化性潰瘍。
對照組采用一般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心理干預護理手段。患者在入院后進行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同時由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護理。通過了解患者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如失業、婚姻危機、喪失親人等負面事件。在心理護理建立與患者之間的信任后,給予患者相關的建議。同時通過其他方式轉移患者焦慮、緊張、低落的情緒,轉移患者的對負面事情的注意力。在開展心理治療的同時,還要求患者進行相應的體育運動療法。其中包括放松訓練和有氧運動。通過在運動的過程中使患者的心身放松同時體育鍛煉還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復。但運動治療因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運動方案,量力而行避免造成反作用。
1.3 觀察指標
根據焦慮自評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的評分標準[1]。其中SAS評分乘以1.25后,50分以下為正常、50~59輕度焦慮、60~69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評分乘以1.25后,50分以下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的SAS和SDS評分,以及隨訪患者的復發率。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SAS和SDS的評分,觀察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護理手段后,與對照組患者是否有顯著性的差異。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心理情況評估比較
根據上表可以看出,患者在治療后的心理情況評估均有明顯的改善,這可能與疾病獲得治愈減輕患者的焦慮心情。但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SAS和SDS的評分,觀察組患者的兩項評分明顯較對照組患者要低,兩組患者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兩組患者無顯著性區別(P>0.05);但兩組患者在隨訪的6個月內,對照組患者的潰瘍復發率為21%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3%(P<0.01)。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屬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除了由于消化系統出現細菌感染或是受到損傷外,有研究發現患者的心理狀態等因素也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長治不愈或是復發等情況發生。本文通過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理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患者治療后的心理狀態明顯要比對照組患者的好,治愈后的并發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心理社會狀態的護理能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由于社會工作的壓力、家庭問題以及飲食的不規范等常常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本文主要是通過心理交談和運動療法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理。運動療法的目的是在運動的過程中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得患者心身在運動的過程中得到釋放[2]。患者緊張的情緒得以抒發,使得心態能恢復平靜。另一方面患者將其生活上的負面事情與相關醫護人員進行分享,對于其焦慮緊張的情緒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解決消化性潰瘍患者面臨的心理社會狀態,緩解其焦慮緊張抑郁的心態對于治療潰瘍性疾病有很大的治療意義,能提高疾病治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8.
[2] Rey R H, Martin.Baranera M , Co ca A, et al . Reproducibility o f the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pattern in 24h versus 48h recording s: the Spanis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registry [J] . J H y per tens, 2007, 25( 12) :2406-2412.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