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采購是一個企業運作的起點,直接關系到其他部門的管理效率,因此加強采購管理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供應鏈管理中的采購管理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供應鏈管理中的采購管理論文篇一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研究
【摘 要】供應鏈競爭是21世紀企業間的關鍵競爭方式,加強供應鏈管理勢在必行。采購因其特有的地位和重要性,與供應鏈管理密不可分。本文從供應鏈管理概述出發,詳細說明了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內容、原則和困境,探討了采購管理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并對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采購管理;意義;策略
1 供應鏈管理概述
1.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關于供應鏈(Supply Chain, SC)的定義有很多,其中,美國供應鏈協會對供應鏈的解釋為: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最終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包含的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乃至于一切向前的關系,與用戶、用戶的用戶以一切向后的關系,供應鏈是一種關系的集成;我國學者馬士華對供應鏈的解釋則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供應鏈是一個網狀的鏈條結構。不論怎么去解釋,供應鏈均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價值鏈,這個價值鏈包含了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它是從客戶需要開始,到提供相應產品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結束,所以,這也是一條增值鏈。供應鏈管理將相對松散、獨立的群體聯系起來,通過彼此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增值鏈。
顧名思義,供應鏈管理,則是對供應鏈這條增值鏈進行有效管理。嚴格地說,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各種信息流的匯總分析,對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最終用戶整體模式的綜合管理。有學者曾總結:20世紀的70~80年代,得市場者得天下;90年代,得物流者得天下;21世紀則是做好供應鏈管理者得天下,誰的供應鏈管理做得好,誰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供應鏈管理能夠促進企業加強供應商管理,節約交易成本和采購成本;促進企業完善庫存管理,降低存貨數量和循環周期;促進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可見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1.2 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原則與困境
供應鏈管理的具體內容涉及供應、生產計劃、物流、需求四個方面,包含供應商、用戶的合作關系管理,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企業內部與企業間的物料供需管理,產品涉及與制造管理,用戶服務和物流管理,庫存管理,信息管理等。
供應鏈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內外兼顧。外部企業與企業內部的管理同等重要。第二,縱橫聯合。材料供應商和最終用戶同為關系處理對象。第三,信息暢通。不論是庫存管理還是物流管理,甚或是產品需求預測等,都要保持信息暢通。第四,風險分擔與利益共享。供應鏈管理基于合作與信任,鏈條上的各方共同承擔風險、風險收益。
企業實行供應鏈管理同樣存在許多困難,如:(1)供應鏈管理的成本較高。企業打造供應鏈,實施管理的成本較高,普通企業難以承受。(2)部門間的協調難度較大。供應鏈管理對企業間的內部協調提出了較高要求,實際操作中,會因為部門職能、利益的不一致而增加難度。(3)客戶需求的多樣性增強。供應鏈管理強調產品的單一性和規模性,面對客戶需求的多樣性,調整難度較大。
2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
2.1 采購管理的意義
采購管理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實施有效的采購管理,最直接的成效就是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從第一環節,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據有關數據顯示,采購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平均比率為60%,具體如零售業占60�~85�,計算機業占60�~80�,汽車業占60�~80�,電子產品業占50�~70�,制藥業占25�~50�,服務業占10�~40�,鋼鐵業占75%,輕工業占80%,在有色金屬工業中甚至達到90%。采購管理能夠促進企業建立合適的采購方案和價格監測體系,及時調整采購數量,降低庫存占有率。
(2)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采購管理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材料需求信息進行了整合,并依據產品的需求、銷售情況制定了細致地生產計劃,強化了內部資源的運轉效率。各個部門在溝通協調中,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3)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采購管理促進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就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舉措。除此之外,采購管理使企業與供應商的談判能力、對產品市場的分析能力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是企業外部競爭力增強的重要推動力。
由于傳統采購審批環節多、內部組織成本高、采購周期延長,容易導致存貨積壓和待料停產等不利影響,強化供應鏈管理十分必要。
2.2 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策略
(1)完善企業內部的采購流程構造。目前部分制造企業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采購模式,即根據總、分/子公司的不同權限,分為總部集中采購,分、子公司分散收貨分散付款;分、子公司分散采購、分散收貨分散付款兩種模式。前一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但對企業采購管理效率提出較高要求;后一種模式便于分、子公司及時進行采購,但不利于降低企業的整體采購成本,容易各自為戰。因此,完善企業內部的采購流程,把兩種模式的優點進行整合,提升內部組織的運轉效率,是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發展方向。
(2)加強供應商戰略合作關系建設。供應鏈管理下,采購方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從博弈走向合作,與供應商之間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是主要特點。供應商與采購方基于合作互信的基礎上,共同面對市場風險,最小化交易成本、極大化收益,是一種帕累托最優狀態。現實競爭中,供應商有尋求采購方進行戰略合作的需要。在經濟形勢不確定性逐漸增加的情況下,為了降低風險,穩定生產,供應商愿意與采購方進行戰略合作,既可以明確市場,又可以減小生產成本,一舉兩得。同理,當采購方向另外一方供應原料時,也應該積極與對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戰略合作關系的建設,有利于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加強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達到共贏。
(3)堅決實現JIT為主要管理目標。所謂JIT(Just In Time,準時生產制)是指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價格、恰當的數量,及時采購物品,這是制造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舉措。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應該以實現JIT為主要目標。通過JIT的實現,降低企業的庫存率和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另外,JIT還廣泛運用于企業向客戶配送產品中,達到提升運行效率的目的。
3 結語
供應鏈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利潤源泉,采購管理是其中降低成本的關鍵一環,所以,企業還應健全采購管理的制度保障,形成良好地績效激勵機制;應增強相關人員培訓,配備足夠的人員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艷娜.供應鏈管理下企業采購流程的優化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羅東.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電子采購系統若干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3]羅伯特・M・蒙茲卡,羅伯特・J・特倫特,羅伯特・B・漢德菲爾德,劉秉鐮.等.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供應鏈管理中的采購管理論文篇二
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成本管理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產業供應鏈已經初步成型,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也都得到了合理的分配,一些對于供應鏈管理的措施也越來越到位。在供應鏈中,采購這一環節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整個供應鏈的開始,為整個供應鏈提供著動力,其成本對于整個企業的銷售利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可以合理的進行采購,降低采購成本,那么就可以獲得利潤的最大化,增強企業競爭力量。但是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相反,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供應鏈;采購成本;管理
一、何謂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它不是某個單一的生產模式,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只是為用戶提供供應物品。它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有不同部分組成的整體,就像一條鏈子,采購、供應、制造、運輸、銷售等都是這個鏈子上的某個環節。在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都在產業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卻是任何一個都是不可取的。
在供應鏈中,由采購商采購、供應商供應物品是最初的環節,是整個鏈條的開始,它為供應鏈提供著生命,供應鏈就是由此而開始的。這之下便是制造商,制造商負責將供應的物品加工處理,制造成產品,這一環節是產品生產出來的環節,為供應鏈指明了方向。下面產品將會分銷零售,這兩個環節更是關鍵,產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銷售以獲取利潤的,將產品分銷并零售出去才能體現出產品的價值,這一環節直接就是企業形象的表現。最后的一個環節是用戶,產品自然是給用戶使用的,不論用戶怎么用,只有那些得到用戶認可的產品才是真正意義上好的產品,因此這一環節必不可少。
當然供應鏈并不僅僅是這些環節的涉及,看起來只是一個個部分,但是在各個環節中也有著極細的分工,如何采購、如何加工、如何銷售等都是供應鏈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供應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由不同的環節構成的一個整體。正是由于諸多的元素構成,供應鏈運行中的問題也頗為突出。要想獲得供應鏈的最優化,就需要健全供應鏈管理制度,加強供應鏈的管理。
二、供應鏈的管理
現在的市場已經趨向于全球化,產品的生產全是為了市場的供應,產品的好壞也取決于用戶的評價。供應鏈的管理就需要重視市場和用戶的地位,要根據市場和用戶的需求來進行管理。當前,供應鏈的管理理念已經頗為先進,很大程度上照顧到用戶的需要。以下便是供應鏈管理的幾個方面
(一)將各個環節聯系起來,在整體上進行管理
供應鏈的管理并不能孤立、單一的管理,那樣很繁雜和很難管理,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并不是相互分割存在的,而是互相有聯系,互相影響的,它們共同組成了供應鏈,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正是如此。所以供應鏈的管理應當在整體上進行管理,這樣才可以保證整個供應鏈合理有序的進行。
對于整體性的管理,在注意到整體的特征的同時也不可忽視局部的特征。企業之間應當利益共有,風險共當,從極高的戰略高度來協調供應鏈的管理,真正在將供應鏈各環節環環相扣起來的同時讓各個環節得到發展。
(二)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化管理
上文說了,供應鏈是由各個環節環環相扣而成,每個環節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種集合起來的鏈條管理不可以分散管理,必然需要用到集成思想。
集成化管理是指將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手段融合在一起,整體上進行管理。從供應商到用戶這一個個的環節都需要集合起來,進行全過程,整體化的管理。各企業應當聯合起來,互相之間加強交流與配合。要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尤其是這種有不同環節組成的,更是不能孤立出去,務必要集合起來進行管理,在整體上進行管理。
(三)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新理念管理,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管理
現在,無論是什么樣的企業類型,無論企業的發展方向如何,都需要注意人本理念。這一理念已經越來越被重視,并成為了一種新理念,并呈現出擴大的趨勢,比如最近召開的十八大也說要注重人本理念。在供應鏈管理中,用戶就是最準確的評價標準,生產是為了用戶,管理也是為了用戶。如何管理,怎么去管理都要圍繞著用戶展開。
三、采購成本
(一)采購
采購是指企業為了某種需要而獲取某些產品的方式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說白了就是從資源市場獲取資源來為自己所利用。這是一種經濟活動,是與供應活動息息相關的。這一活動以采購商為主導的,需要采購商的配合,同時也是貨物流通的一種方式,在供應鏈中是頗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采購不單單是企業為自己謀求發展的一個方式,也是企業競爭的一個重要戰略。通過采購,可以滿足企業在產品設計、成本、質量、生產時間的需要,有利于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這就對采購商提高了要求,務必要注意采購的方法,盡可能地降低采購成本。企業要學會采購,要明白如何選擇供應商,尋求采購成本的最優化,盡量消除采購過程中的阻礙,增強企業的利益。
(二)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其實就是指采購的費用,采購成本問題就是采購費用問題。這些費用包括很多,也很復雜,比如一些與企業生產有關的材料及材料選取的費用。采購成本的要求有很多,既有對于采購訂單的要求,也有對采購人員的要求,這些都需要采購商來處理。當前采購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采購,一種是共同采購,但是不論哪一種采購方式,都是需要成本的。而降低采購成本似乎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降低采購成本的原因
當前,全球性經濟危機,各國經濟起伏不平,成本競爭日趨激烈起來,中國也難以置身事外。根據最新的報告稱,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物價上揚,生產成本過高,勞動力素質低下而造成的。
因而,我們國家必須要采取措施,企業盡力提高生產能力,提升生產效率,而這一切中,采購的成本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同時,供應問題也越發受到重視起來,許多產品供應難以滿足需求或者過盛超過需求,這些都導致了價格的波動。采購與供應是息息相關的,供應問題的切入點就應當在采購上。
級別:北大核心,JST,CSCD,CSSCI,WJCI
ISSN:1002-210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