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技術與管理雜志介紹
《實驗技術與管理》期刊簡介
1 期刊單位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
主編:王玉軍
出版單位: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 月刊
2 刊號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 1002-4956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CN 11-2034/T
國際期刊刊名代碼(CODEN): SJYGAR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 京海市監廣登字20200045號
3 期刊類型與評價
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工作分會會刊
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4 辦刊宗旨
本刊面向全國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立足服務一線教師和研究人員,強調實驗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致力于辦成國內實驗室系統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刊物。本刊將繼續努力推動實驗技術與方法的創新與發展,聚焦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關注儀器設備自主研發,介紹高水平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經驗,及時推出與前沿熱點相結合的教學綜合實驗設計,以期為一線實驗隊伍展示相關領域實驗(室)的最新成果。
5 期刊創刊與發展
1963年清華大學創辦,清華大學原第一副校長劉仙洲學部委員題寫刊名,作為實驗技術開發應用、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管理等交流的平臺。
1984年由教育部主辦,清華大學承辦。期刊是第一個面向全國高校實驗室工作的刊物。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季刊。
1986年為全國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會刊。
1999年新聞出版系統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本刊改為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
1998年改為雙月刊。
2000年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編號A113
2005年改為月刊。
2008年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版),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行,發行量為每期6500冊。據2009年權威檢索機構統計,本刊國際機構用戶分布在13個國家和地區,個人讀者分布在17個國家和地區。港澳臺機構用戶27家,國際用戶32家。
6 主要欄目
特約專欄、實驗技術與方法、儀器設備研制、虛擬仿真技術、實驗教學研究與改革、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驗室環境健康與安全、世界大學實驗室等欄目。
7 主要讀者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師、科研人員、實驗技術人員、各級實驗室的領導和管理人員。
8 收錄本刊的國內外重要媒體
國內: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文版)。
國外: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材料信息》(CSA:MI,工程技術)、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絡版)》(Ulrichsweb)、美國《艾博思科數據庫》(EBSCOhost)、日本《日本科學振興機構數據庫(中國)》(JST China)。
實驗技術與管理雜志欄目
特約專欄——祝融號火星車推進巡視探測技術、實驗室創新與發展、實驗技術與方法、儀器設備研制、虛擬仿真技術、實驗教學研究與改革等
實驗技術與管理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2020投稿要求
1.文中引用他人作品時,請按照原作者姓名、文獻名稱、出版者和出版年順序列出,并以腳注方式(放置于當頁下)用①②③……標出注釋,并選擇“每頁重新編號”;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在兩名以上時須全部列出。
2.參考文獻用宋體小5號字。正文引用文獻必須列出,正文未出現的文獻不必列出。
3.國家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論文,請注明批準立項項目批號并出示相應的證明材料。
4.引言切忌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釋;應與結語呼應,引言中提出的問題,結語中應有回答,但不能雷同。
5.作者在投稿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郵箱和手機號碼、收件地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