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科學雜志介紹
《情報科學》創刊于1980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集理論性、知識性與實踐性于一身的學術期刊。
《情報科學》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嚴格執行黨的辦刊方針和政策,求實創新,堅持高水平、高質量的發文標準。《情報科學》力爭站在學科研究的前沿,全面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著力突出刊物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跟蹤報道圖情檔學界的研究熱點,刊發了一大批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學術影響的重要論文。刊物吸納了大量業界知名學者的國家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成果,以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優秀學術論文,引導讀者和作者在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持續發展和創新。經過不斷努力,刊物的載文質量和學術水平不斷提高,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基金論文比等逐年上升。隨著開設網上稿件處理系統,開通微信公眾號,召開編委會及開展多渠道的約稿組稿等工作,《情報科學》已經擁有了一大批熱心讀者及核心作者,成為同行之間進行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的理想園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已經成為圖情檔領域的重要期刊之一。
新的“十四五”,新的征程,《情報科學》努力構建和諧發展的良好內部、外部環境,為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學術期刊而奮斗。
情報科學雜志欄目
專論、理論研究、業務研究、博士論壇、綜述
情報科學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投稿要求
1.參考文獻:按C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有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2.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3.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4.引言應簡明扼要介紹本文研究的領域,國內外目前研究的近期結果與趨勢,存在的問題;本文研究的理論依據,歷史背景,研究的設想、思路、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創新點(重要)和預期目的及意義。
5.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