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地質雜志介紹
《礦床地質》雜志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主辦,是中國報道礦產資源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刊物,也是國內礦床學家及地質學家比較偏愛的學術期刊。報道方向涉及地學中與礦床有關的的眾多領域,主要報道礦床學領域的新觀察、新發現和新認識,涵蓋礦床地質(包括金屬礦床、非金屬礦床、海洋礦產)、礦床地球化學(包括流體包裹體、穩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及成礦模擬實驗)、與礦床有關的巖石學和礦物學、構造演化與成礦作用、礦床學領域以及某研究方面或成礦區帶的綜合性研究成果;國內外的有關學術動態、消息等。
《礦床地質》雜志是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被《Chemical Abstracts》(美國化學文摘)、《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和《Pe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俄羅斯文摘雜志)收錄,并被國內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數字化期刊-期刊論文庫》、《數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庫》、《中國地質文摘》、《全國報刊索引-自然科學技術版》、《有色金屬文摘》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檢索期刊及數據庫收錄。
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礦床地質》在1999年~2006年科技期刊影響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1999年的影響因子位居全國科技期刊之首,2000年影響因子位居全國科技期刊第九,地學第四。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礦床地質》2004年的影響因子為3.283,位居全國1608種科技期刊之首。《礦床地質》嚴格遵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充分保護了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獲得報酬權等其他權益,未發生任何侵權或違約行為。無論是內容還是版面形式,《礦床地質》集理論性、知識性、創新性、實用性、時效性于一體,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豐富的信息量為廣大讀者服務。
礦床地質雜志欄目
研究論文、最新進展、其他、最新報道、其他_新書快訊
礦床地質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稿要求
1.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必要時可加適當的輔助線,表格上方須寫清表序和表名,且表序應在內文相應處標明;掃描、電腦繪制的圖片要求清晰、色彩飽和。
2.來稿需符合上述文稿規范,否則不予審稿。請勿重復投稿,請勿一稿多投,稿件錄用后不能撤稿,否則后果自負。
3.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每頁單獨編號,注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等表示。
4.文題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4級標題。
5.來稿若有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請詳細列出基金或其他資金項目類型、名稱及編號,每篇來稿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