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介紹
一、基本情況
《金融理論與實踐》的前身是《河南金融研究》,創刊于1979年10月,1985年改為現名,1988年9月經批準在全國公開發行。主管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主辦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和河南省金融學會。國內統一刊號:CN41-1078/F;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4625;月刊,20元/期,郵發代號:36-160。
二、辦刊宗旨
自創刊以來,《金融理論與實踐》始終堅持“探索發展金融理論,服務金融改革實踐,反映金融運行信息,展示金融科研成果,培養金融科研人才”的辦刊宗旨,牢牢把握“學術性”的辦刊方向,樹立金融期刊品牌,受到眾多經濟、金融專家以及廣大讀者、作者的好評,取得了一系列的榮譽。
三、期刊榮譽
在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期刊評比中,《金融理論與實踐》曾分獲歷屆河南省社會科學期刊一級期刊,獲得第三屆“河南省社會科學二十佳期刊”,并曾被省局推薦代表河南參評第三屆國家期刊獎。在由河南省社科聯組織的評比中,本刊被連續評為河南省社科聯系統優秀期刊。此外,連續多年榮獲中國人民銀行系統優秀期刊獎,其參評總分數在所有獲獎的優秀期刊中連續位居第一、第二。
在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信息中心編制的首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金融理論與實踐》被選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1992年以來連續十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次次入選位列前茅,其中第三次入選位列同類第一名。2012年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即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18年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核心期刊,并連續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加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在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輯委員會、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中心頒發的《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證書》中,將本刊“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全文收錄”“被認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金融理論與實踐》連續多年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并在“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并連續入選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欄目
金融觀察、金融改革、理論探索、證券市場、保險研究、農村金融、銀行管理、金融監管、金融與法、信托租賃、百年金融、國際金融
金融理論與實踐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投稿要求
1.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一般不作為文獻引用,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
2.稿件要求:稿件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可讀性強。
3.摘要2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闡明撰寫該文的目的、方法、結論并體現出原創性,不加引注。
4.文內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一律用1、1.1、1.2、1.1.1、1.1.2等標識,均頂格寫。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如: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