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經濟學研究雜志介紹
《金融經濟學研究》(原《廣東金融學院學報》)創刊于1986年,其原名為《廣州金融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更名為《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因本校升本而更名為《廣東金融學院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新出審字(2012)657號),從2013年起更名為《金融經濟學研究》。
《金融經濟學研究》(原《廣東金融學院學報》)扎根于改革開放前沿、經濟金融現象復雜多變的廣東省,以改革開放和市場化進程中的金融經濟理論為研究對象,以促進中國金融經濟轉型為己任。本刊實施四審四校制度,審稿全程實行雙向匿名。
2004年底廣東金融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后,《金融經濟學研究》(原《廣東金融學院學報》)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06年榮獲中國人文社科優秀學報;2007年底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8~2009年);2008年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8年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貨幣/全融、銀行/保險類的核心期刊;2009年入選CSSCI來源刊(2010~2011年);2010年榮獲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百強學報;2011年再次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目錄(2012-2013)》;2011年再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歷年來,在本刊刊發的學術論文中,有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轉載。
學術期刊是思想的傳遞者,思想是學術期刊的靈魂。隨著學術研究越來越流于形式,轉型理論似乎步入了一個思想貧瘠的時代。貧富分化、要素配置差異和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問題以及金融改革前景和政策風險等大是大非問題,學術界沒有給予足夠關心,或者僅僅立足于沿用老一代的理論框架裝進新一代的計量工具。作為一份年輕期刊,《金融經濟學研究》(原《廣東金融學院學報》)愿為一方沃土,承載一切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的思想之樹、理論之花,激勵有為學者突破傳統思想、創新前沿理論。
金融經濟學研究雜志欄目
經濟論叢、金融評論、金融理論、商業銀行、金融市場、短論集萃、國際金融、保險研究、會計研究、短稿·集萃等
金融經濟學研究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投稿要求
1.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與英文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2.標題層次應分明。稿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1.1”“1.1.1”形式表示。
3.論文要求有中英文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以及中文通訊地址和郵編等內容。
4.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條理清楚、文字精練、圖表簡明。具有創新性、學術性、準確性、規范性和可讀性。
5.參考文獻指所引用的論文或著作。參考文獻統一置于文末,采用“[1]、[2]、[3]……”符號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