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學報雜志介紹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原名《華中農學院學報》,創刊于1956年,1958年出版中斷, 1981年《華中農學院學報》復刊,1986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本刊是教育部主管、華中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現為中文核心期刊、CSCD來源期刊,是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湖北省十大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湖北省精品期刊以及唯一入選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期刊方陣的“雙百期刊”層次的農業高校學報。以柑橘專家章文才教授為主編的19位科學家組成首屆編委會,陳華癸院士、孫濟中教授、王運華教授、陳煥春院士、鄧秀新院士都曾先后擔任本刊主編,現任主編為張獻龍教授。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主要刊登作物遺傳改良、農業科學、植物保護、園藝林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生物技術與工程、資源與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農業工程等學科具有創新性的研究論文、文獻綜述。本刊及時報道了校內外的各項重大教學科研成果,為這些成果對外交流、獲獎、得到社會承認等,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傳播載體,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通過光盤和聯機檢索,《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被國際著名的數據庫CAB,AGRIS,AGRICOLA收錄,是美國《CA》、俄羅斯《文摘雜志》、聯合國糧農組織《Agridex》、英國《ZA》等文摘期刊的重要刊源,國內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農林文獻數據庫和所有農業文摘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等均收錄本刊。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雜志欄目
特約綜述、果實風味形成與調控專題、資源與環境、動物科學·動物醫學、食品與農業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稿要求
1.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2.正文按“前言、資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的順序書寫,為一級標題;以下各級小標題按照:一、(一)、1.安排序號。
3.作者文責自負,因抄襲、剽竊他人文章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完全由作者自己負責,本刊概不承擔連帶責任。若發現抄襲、剽竊他人文章,本刊將予以曝光,并嚴肅處理。
4.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籍貫(具體到城市或縣)、最高學歷、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
5.注釋:以尾注形式進行注釋,在文章中相應出處的右上角用①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