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介紹
基本情況:《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ISSN 1000-1980 ,CN 32-1117/TV)是教育部主管、河海大學主辦的科技期刊,創刊于1957年。現任主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教授。
辦刊宗旨:秉承“以水為脈、服務國家、追求卓越”的學術理念,立足水利學科前沿,聚焦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洋工程等領域,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水利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理論突破與實踐應用,助力國家水安全、生態文明建設與“雙碳”戰略目標,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水利科技學術期刊。
主要欄目: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洋工程
辦刊成績:影響因子位居146種綜合類期刊第2名,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等國外重要數據庫收錄,被評為第3屆、第6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多次被評為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蘇省高校精品期刊。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
水文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洋工程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稿要求
1.論文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可讀性,應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楚、文字精練、邏輯性強。
2.文章應有標題、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單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6~8個);篇末應附20篇以上的參考文獻;應在篇首頁腳處寫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及論文所屬科學基金或重大科研項目的名稱、編號。
3.論文題目應能恰當簡明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一般不用副題,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摘要應寫成報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內容應充實具體,語言精練,突出創新之處,不作自我評價,應避免使用公式或化學結構式等。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并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中文摘要以300~400字為宜,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內容相符。
5.關鍵詞選詞要規范,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中、英文關鍵詞須一一對應。
6.圖、表應有自明性,應隨文出現,并遵循先文后圖和先文后表的原則。圖形應清晰簡明,一般不超過6幅,圖中文字、符號或坐標圖中的標目、標值須注明。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其內容不應與圖形表述重復。圖、表應按順序編號,并有中、英文題名。
7.文中各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序,且一律左頂格排版。一級標題按1,2,3,……排序,二級標題按1,2,…,2.1,2.2,…排序,三級標題按1,2,…,2.1,2.2,…排序。引言不排序號。
8.數學公式應正確無誤。表示同一含義的外文符號,文中應保持統一,并應規范使用。所采用的量和單位及其符號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文中第1次出現的量的符號應給出其物理意義。對于易混淆的字母、數字或上下角標,請另用鉛筆標明。
9.參考文獻只列出已經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文獻如確有必要引用的,可用頁下注表示。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文后按同一順序列出。
10.稿件均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