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雜志介紹
《合成生物學》(雙月刊)是由化學工業出版社、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及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我國目前唯一專注于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中文科技期刊,《合成生物學》的前身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刊《生物產業技術》,該刊自2020年第1期起更名為《合成生物學》,并開始立卷。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匯聚”型新興學科,它在系統生物學基礎上,融匯工程科學原理,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重編改造天然的或設計合成新的生物體系,以揭示生命規律和構筑新一代生物工程體系,被喻為認識生命的鑰匙、改變未來的顛覆性技術,被國內科學家概括為“建物致知,建物致用”。本刊主要刊載對合成生物學學科發展起指導作用綜述與專論,合成生物學領域最新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代表我國最高學術水平的研究論文;發表的文章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能夠引領發展,并對本領域及相關領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從合成生物學的安全與倫理、專利與產業、平臺建設、投融資與經濟、科技政策與法規等角度輻射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發展動態。并按照工程生物學研究線路圖(關鍵技術和應用領域)分為以下研究方向:1. 基因合成和組裝,DNA Synthesis and Assembly;2. 生物分子工程,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3. 基因線路設計,Design of Gene Circuits;4. 宿主和菌群工程,Host and Community Engineering;5. 合成生物系統構建與應用(包含的應用領域:工業,診療與醫藥,食品,農業,環境,能源,材料),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Biosystems (Industry, Therapy & Medicine, Food,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Energy, Materials);6. 機器學習(含數據科學),Machine Learning (Data Science)。同時還設置其他報道方向:1. iGEM優秀作品,Excellent iGEM Projects;2. 生物安全與倫理,Biosecurity and Ethic;3. 專利與產業分析,Patent and Industrial Analysis;4. 平臺建設和自動化,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Automation;5. 投融資與經濟,Investment and Economy;6. 科技政策與法規,Policy and Rul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在廣大合成生物學領域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合成生物學》期刊將不懈努力、負重前行,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邁進,致力于成為我國合成生物學領域高水平旗艦型期刊、國際化華文頂級合成生物學科技期刊、中國合成生物學智庫期刊,成為我國合成生物學研究發展的一面鏡子、一個見證。
合成生物學雜志欄目
特約評述、研究論文等
投稿要求
1.來稿要主題突出,立論正確,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表達簡明,文章強調科學性、前瞻性、 創新性及應用性,引用資料必須給出文獻。
2.參考文獻根據文章內容擇主要者、近期者錄用,并按文中引用先后順序列出。對于中文文獻, 采用先著錄中文、再著錄英文的兩種語言形式。必須給出文獻類型的標識代碼。其著錄時作者必須姓在前、 名在后,多名作者間用逗號分開(三名及三名以內必須全部列出,三名以上須列出前三名后加“,等”表示)。 盡量不引用未公開發表和無題文獻。文獻著錄格式按本刊標準著錄。綜述類文章參考文獻數量一般不少于 100 篇。
3.計量單位一律采用我國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單位和數字書寫按國家標準;數據報道應注意有 效位數及精確度;物理量采用標準化的新名稱和量符號。
4.稿中外文字母及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必須表示清楚;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 高低要區別明顯;矢量、張量、矩陣用黑斜體;國內人名、地名用外文表達時,用漢語拼音;國外人名、 地名應用原文;文中圖、表選取最必要者;凡簡單的圖表而又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同 一來源的數據不應在圖上和表內重復引用;圖題、表題全部采用中英文,圖表內語言(全中文或全英文)要統一。
5.作者來稿文責自負,發稿后不得再修改。
6.作者按編輯部要求修改稿件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5天,如有特殊情況可事先與編輯部取得聯系。
7.編輯部對來稿有權提出修改意見,作者如不同意可提出異議。
8.來稿須遵守學術規范,嚴守學術道德,保證論文不違背國家憲法,不涉及國家機密,無抄襲、剽竊、偽造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
9.來稿必須是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學術論文。所投稿件必須是署名作者本人實際完成,不存在任何有違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
10.在內容上應當選題適中合理、論證充分有力、邏輯清晰明了、結構嚴謹周密、數據真實可靠,具有一定的學術創新性和必要的學術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