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口腔醫學雜志介紹
1974年5月《國外醫學參考資料口腔醫學分冊》創刊,雙月刊,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辦單位是四川醫學院,公開發行。1979年更名為《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國內統一刊號CN51-1135/R,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1-1188;1985年主辦單位變更為華西醫科大學。2005年主管單位變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單位變更為四川大學。2006年更名為《國際口腔醫學雜志》,國內統一刊號CN51-1698/R,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5749。《國際口腔醫學雜志》主要報道形式為綜述、譯文和文摘,2006年更名后增加了論著稿件和英文文章。第一屆(1974-1992年)主編孫冠名編審,第二屆(1993-2002年)主編王大章教授,第三屆(2002-2006年)主編巢永烈教授,第四屆(2006-2012年)主編巢永烈教授,第五屆(2012-今)主編石冰教授。
收錄情況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版)第十版和第七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CSA)、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數據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 PD)等收錄。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欄目
專家筆談、消息、唇腭裂專欄、論著、綜述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2014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稿要求
1.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2.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3.注釋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序號使用帶圈數字。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
5.單位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