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研究雜志介紹
《法學研究》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學術刊物。
《法學研究》前身為中國政治法律學會于1954年創(chuàng)辦的《政法研究》(1957年法學研究所成立后轉入法學所,于1966年停刊)。
改革開放后,為了繁榮和發(fā)展我國的科學文化事業(yè),加強法制建設,推動法學研究的開展,1978年3月,法學研究所召開了法學研究規(guī)劃會議,后組織兩個調查組分赴各地調查,撰寫了“法學研究規(guī)劃和調查綜合情況”的報告,提出“力爭在今年年底以前恢復《政法研究》的出版”的建議。1978年法學研究所正式掛牌后,經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批準,決定創(chuàng)辦《法學研究》。同年,法學研究所設立《法學研究》編輯部,編輯出版了《法學研究》試刊第1期及第2期。1979年4月,《法學研究》正式創(chuàng)刊。
《法學研究》堅持學術性、理論性的辦刊宗旨,堅持精品意識,實行“雙百方針”,重視基本理論的研究,致力于反映我國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學術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國法學各學科的理論體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鼓勵實證研究,扶持弱勢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培養(yǎng)和扶持年輕作者,開展學術批評,倡導學術規(guī)范。
《法學研究》緊密結合我國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踐,組織刊發(fā)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文章,并圍繞各個時期法學研究的熱點,組織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法學研究》刊發(fā)的許多文章,在法學界和社會上引起重大反響。有的主張(例如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尊重和保障社會主義人權,憲法和法律至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等)被中央采納,有的還成為國家的治國方略。
《法學研究》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優(yōu)秀期刊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首屆中國期刊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2002年和2006年,再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期刊獎。2013年,《法學研究》入選新聞出版署全國百強社科期刊, 并榮獲第三屆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202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2020)優(yōu)秀學術期刊特別獎。
法學研究雜志欄目
馬克思主義法學專論、民法典研究精要、專論等
法學研究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2022投稿要求
1.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聯系方式、電子郵箱等信息。本刊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2.來稿請注明科研項目來源,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3.正文結果:在正文和圖表中按邏輯順序描述結果,緊扣主題。正文不得重復圖表中的數據,僅需強調或概述重要的觀察結果。
4.注釋主要指釋義性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5.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編輯部保留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jié)的權利,不同意改動者務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