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科技通報雜志介紹
《地質科技通報》(ISSN2096-8523,CN42-1904/P)是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地學學術期刊,以地球系統科學為指導,理工兼顧,工科為主,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需求、重大技術突破、重要領域的研究成果,即時反映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體”的研究進展,體現地球科學交叉領域及新技術新方法在地學領域的應用。
《地質科技通報》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源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近年來影響力不斷提升,WJCI報告2023年版進入Q1區,2024年已被國際著名數據庫Scopus和DOAJ收錄。開設有“資源地質與工程”、“工程地質與地質災害”、“重大工程實錄”、“環境地質與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學信息技術與工程”、“地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與應用”、“遙感信息技術與地學應用”等欄目,根據每期論文內容動態設置。除刊登最新地學科研成果外,還刊登研究進展、評述、快訊、科技前沿等。
辦刊宗旨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需求、重大技術突破、重要領域的研究成果,即時反映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體”的研究進展,體現地球科學交叉領域及新技術新方法在地學領域的應用。
辦刊方針
開放辦刊,匿名審稿,公正選稿,提供一流學術平臺。
目標定位
打造地學一流科技期刊,進入多個國際重要數據庫,提升國際影響力。
載文內容
涉及礦產普查與勘探、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和工程、海洋地質與資源、水文水利環境、巖土工程、地質工程與地質災害、地球物理與探測、地學遙感、地學大數據等與地質學相關的科研成果。
設置欄目
常設資源地質與工程、工程地質與地質災害、重大工程實錄、環境地質與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學信息技術與工程、地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與應用、遙感信息技術與地學應用等欄目,根據每期論文內容動態設置。除刊登最新地學科研成果外,還刊登研究進展、評述、快訊、科技前沿等。
收錄情況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位于《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地質學Q1區。被國內外多個權威性檢索期刊和數據庫收錄,如荷蘭Scopus、瑞典DOAJ、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地質學參考數據庫》GRP,俄羅斯《文摘雜志》PЖ(AJ),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英國《皇家化學會》(RS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等,曾被EI數據庫收錄。
期刊榮譽
榮獲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動計劃項目梯隊期刊、 “科技創新源泉工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湖北省優秀期刊獎、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期刊評比二等獎、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先進集體、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先進集體、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地質礦產部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地質科技通報雜志欄目
資源地質與工程、工程地質與地質災害、環境地質與水文地質、新技術新方法
地質科技通報雜志收錄歷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2020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投稿要求
1.文章的格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地址(××省××市××縣),郵編,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作者簡介。
2.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不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圖表、特殊符號等。表達力求簡單、具體,術語規范,一般400字內。
3.參引的內容和語言須與正文之后所列參考文獻的內容和語言一致。
4.注釋采用腳注,由WORD文檔自然生成,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序列,每頁重新編碼。
5.文稿內容應包括:文章題名、作者署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束語或結論、參考文獻等。